Monday, July 18, 2011

頓悟

到底為何而空虛

跟"朋友"去"玩"

到底是想跟朋友 還是想去玩!!!  

了解清楚,才不會失落!!

切記!


《1.最忌交淺言深》許多業務員在面對面拜訪客戶時,往往太努力表現,而忘記一些應有的細節。事實上在初次拜訪中,客戶對於專業的談話內容,只會記得7分,但業務員的穿著、打扮,整體氣質反而是決定下次見面的關鍵因素。和客戶見面最忌「交淺言深」,想要找話題聊,或進到客戶的家裡或辦公室,就開始東張西望,這樣很不禮貌。
《2. 該開口時才開口》「亂插話」常被視為「沒禮貌的榜首」。許多人都會不自覺犯下這個錯誤。有些人會以「對方說話沒重點」、「廢話太多」作為自己愛插話的理由,但每個人的說話風格不同,還是應該尊重對方把話說完。
《3.握手看社會歷練》第1次見面,握手其實是被對方定義成何種類型人物的第1關,只是卻很少人注意到。握手通常應由長輩、女士、位階高的先伸手,晚輩、男士、位階低的再伸手回應,不可以只握一半,會顯得沒有誠意;力道則要拿捏剛好,可以稍微緊握施點力,太軟弱會顯得沒有朝氣。初次見面握一兩下即可,大約在3秒以內。
《4.打招呼表現你的深度》交換名片是打招呼的基本禮儀,交換時,姓名字體應該朝向對方。如果曾見過面,但從對方眼神中發覺他可能已經遺忘,千萬別一開口就問:「你忘記了啊?」不妨換個方式,主動報上大名,例如:「您好,我是王大華,目前服務於大大科技公司,很高興認識您。」 若要暗示對方或加深好感度,或許可以「上次在某個場合,聽到你分享很多想法,讓我收穫很多。」重新拿出名片、再介紹自己一次,除了化解尷尬外,對方肯定也會在內心對你留下深刻印象。
《5.搭車:考驗你的敏感度》送客戶或長輩上車,開車門是基本禮貌外,若是攔計程車,最好由你主動舉手攔車,以代表對對方的尊重。如果搭乘同事便車,駕駛座旁的位置一定要有人坐,如果前座的人先下車,後面的人一定要往前遞補,別讓「同事」變成「司機」。
《6.送禮秀出你的體貼》送禮是一門深奧的學問,但其實只要把握「恰如其分」的原則,表現你的誠意,都不會太失禮。例如:在日本,荷花代表喪事,所以不能送跟荷花相關的圖案;在美國送生病的人一盆植物很適當,但是在日本卻表示你希望對方「病入膏肓」。各國有不同的文化習俗,能夠事先了解也是專業的表現。
《7. 回應勝過相應不理》現在email常作為禮貌上詢問的工具,但很多email寄出後常常會讓人搞不清楚對方是否收到。最好的做法是在3天內回覆,即使是拒絕,也要簡短說明理由。此外,雖然簡訊使用很發達,但如果遇到吃飯或會議的邀約,無法出席時,都應主動撥電話,告訴對方無法出席的原因,只用一通簡訊是非常失禮的行為。

Friday, July 1, 2011

442的點點滴滴

為我打氣的喬巴
桌上的擺設
天天窩著的442大門
從管院六樓看出去的景致~~